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珞巴族的喪葬習俗因地區和部族的差異而有一定的區別。生活在西藏地區墨脫縣的米古巴、米辛巴等部族采取樹葬,西藏隆子縣的珞巴族采取崖洞葬和石冢葬,而在德根、巴依、瑪雅、達足、納等部族中則采取樹洞葬。
珞巴人死之后衽土葬。人死之后,先換上新衣或干凈衣服,再把遺體彎折成坐狀,裹著單子,用繩綁扎好,擺在右側門后,頭西腳東,意味隨著太陽去了。在逝者周圍擺放其生前使用過的衣物用品、弓弩和裝飾物。遺體在家里放置二三月,每餐要擺供貢品。出喪要請人卜雞卦,擇吉日。凡喪家必須殺一只牛接待客人,但是需要留下牛頭和一部分牛肉。血親和村中人要送一部分酒和玉米面表達吊唁。安葬那日,全村人暫停勞作,為逝者送葬。逝者由親屬背對背地背到墓地后,深挖一丈深的墓穴,穴底墊放舊衣物,再將遺體頭西腳東放下去,取掉繩子,拉直遺體。然后在穴口安一木門,再填土堆成墳堆。墳堆下栽一個木叉,叉上掛放新殺的牛角、弓弩和一個竹籃,籃內盛放所供貢品。
遺體出門后,家中要清理一回。送葬前后,要請全村人吃飯。葬后三天,家中再清理一回,全村人又暫停勞作一天。再過三天,家中再清理一回,全村人再暫停勞作一天,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安葬后一個月,分居的兒子、出嫁的女兒和親戚,要自帶酒、雞、飯、菜到逝者家中共餐。一年后,離家的子女要趕一只牛來,加帶家中出兩頭牛都殺掉,請全村人會餐。牛角送至墳上。沈陽墓園小編知道到此,對逝者的紀念活動算得上告一段落。
父母去世后,子女在一年內不可以婚嫁,不可以戴耳飾和任何裝飾物。丈夫去世后,妻子在一年內不可以理發,額前留海上系一紅色毛線,滿一年才能去掉毛線和理發,過一二年后,才可以再改嫁婚嫁。
罕見的樹葬:珞巴族一些部落實行樹葬。樹葬有三種方式:一是在樹葬的地方找一棵分杈的大樹,在分杈的粗枝上挖一個能容納尸體的槽,并放上死者生前的用具和一些裝飾品;二是在枝杈處用樹枝捆扎一個平臺,在臺上搭一個小棚,將尸體及其生前用具和一些裝飾品置于其中;第三種是把尸體以端坐的姿勢放在竹筐里,然后捆放在樹杈上。
罕見的墓葬:珞巴族多數部落實行墓葬。墓葬時,先挖一個圓形的坑,坑有一人多深,在坑底再挖一個與坑壁成90度角的墓穴,墓穴兩邊與上方用木料做支架,并燒火熏烤。墓穴底部鋪墊板、草、褥子、枕頭。死者放入墓穴后,將捆尸體的繩子及臉罩解除,蓋上衣服。死者若是男性,在尸體旁放上弓箭、砍刀、小刀、煙斗、煙袋等物;女性則放上耳環、手鐲、項鏈、“嘎烏”、針線等。墓穴門打好樹樁,鋪上草后,填土至與地面相平,墳墓上搭個棚子。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珞巴族的家庭特別重視為死者治喪,力圖以此慰藉亡靈,并表達對其哀悼懷念之情。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樹葬,其中的禮俗相當復雜,禁忌眾多,并以此來表達對逝者最后的孝心,也盡了最后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