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普米族這個歷史悠久而神奇的民族,為中國文化傳統添置了一道靚麗的色彩。普米族文化具有濃厚的原始特點。即使是喪葬儀式同樣是特別的神奇,具有內涵。在普米族,老百姓用“給羊子”這個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來送故去的人。那么,接下來就隨小編一同認識一下普米族與眾不同的喪葬儀式吧。
“給羊子”是普米族世世代代相傳的傳統喪葬儀式,當做某種特有的民族文化展現,它不單是一個群族形態意識的代表,更加是一個群族思想重組的橋梁,因此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蘊。在普米族的葬禮里,給羊子是最莊重的一個儀式。
隨著時間推移社會生活的改革與民族融合的不斷提高,眾多傳統儀式已缺失了固有作用,正在慢慢簡化改變,有的已消失殆盡。“給羊子”至今仍是少數普米族地區保留較完整的傳統喪葬習俗,并在群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質文明的弘揚上擔任著關鍵角色。
普米族“給羊子”的喪葬儀式具有遠古游牧部落的濃厚特點,儀式一般 是通過“給羊”、“指路”、“下葬”三個步驟展開的。傳聞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群惡狼為了復仇,努力地圍剿善良敦厚的羊子,把原本有一千三百只羊子的大家族,損害得僅剩三只羊了。有一日,狼族正打算把這三只羊也解決。當狼族追到一個山丫口時恰巧遇到普米族英勇的九兄弟。九兄弟等候在山丫口,箭射刀砍并將狼族所有消滅,只有一頭母狼逃脫。
沈陽墓園小編聽聞,如今的狼便是這只母狼的子孫后代。獵人救了羊,羊感激涕零地說,你們救了我的家族,未來,我們活著可以讓你們剪毛織布,死了可以將心掏出來祭供你們的先祖亡魂,日常也以屠宰我們吃。從這以后,普米人就用羊心來拜祖,讓羊將逝者的靈魂帶到先祖居住的地區去。
“給羊子”的儀式在逝者送山遺體火化的前一天夜里展開。先挑選一頭雪白健碩的綿羊,以逝者的姓別定公母。將選定的羊子帶到山泉邊洗干凈四蹄和頭角,不洗身,再帶到香壇處熏煙除污。請來主祭師唱《給羊子調》。
普米人的坦誠與正直的人生信條也讓他們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頑強抵抗,不屈服。在《喪葬經》中,反復強調,逝者應該不要害怕,遇到什么妖,要用什么方,遇到什么怪,要出什么法。善待他人,團結友愛。羊是逝者魂歸的陪伴,同樣是逝者的引路人。其中,《教導經》與《指路經》多次告誡逝者,“啟程莫忘牽手羊,它是您喲,起時起的伴,坐時坐的伴,忙時忙的伴,走時走的伴;出門上遠路,您有作伴羊,羊繩要拉穩,形影不要離”。
“給羊子”傳遞的不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儀式,更加是一個民族的魂魄。當做一個地域與社會關聯的場域,它是一個復合的宏觀的價值體系,同樣是普米族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承受載體。它經歷了民族文化的自然選擇與摒棄,不論當做與外界相通的“合適的民族文化”還是祖先崇拜的直接表現形式,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它同樣是一個群體面對成員死亡以思想重組強調認同群體記憶的關鍵生存策略。沈陽墓園小編覺得它實際要比它本身宏大得多。“給羊子”不僅僅是當做貯存傳播民族文化記憶的媒介,更加是思想重組與群族記憶認同的中心。普米人深信,靈魂終將永遠回到同一圣潔的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