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老人說今年的農歷有一個閏二月,而且“閏月不能上墳”,非常巧合的是今年清明節正是在閏二月,所以就有了“今年清明節不能上墳”的說法。
甚至有人還說: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臨上門”,聽起來就相當的嚇人。也正因為如此,才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掃墓的日子,怎么能不上墳呢?
今年不僅是“雙春年”,更有十年難遇的閏二月,清明節就處于閏二月中。
因此,針對今年清明,有句俗語流傳甚廣:“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會惹禍上門。”意思是2023年是雙春年,清明節又是在農歷閏二月,如果掃墓的話,可能會遇到災禍。
有些地方為了避免這種說法,當天的清明節不會去山里掃墓,而是把時間提前兩天。
其實在我國民間,關于清明節掃墓,沈陽墓園小編知道根據地區及習俗的不同,有三種不同說法。
①早期掃墓:就是在清明節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已經開始掃墓了。一些地區的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說法,認為清明節前掃墓更好,甚至還很忌諱在清明節當天掃墓。
②正期掃墓:民間把清明節當天去掃墓,稱之為“正清明”。這應該是目前大多數地方都有的一個習俗。
③延期掃墓:一般在清明節后3-7天才開始掃墓。
可以看出,清明掃墓其實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僅針對普通清明,掃墓就有這么多說法,更別說是閏二月的清明了。
因此,部分地區也有閏月掃墓更為吉利的諺語:“閏月清明雨打墳,上墳后人財門開。”
其實從歷法的角度,閏月是為了平衡陰歷、陽歷歲差問題而設置的“補足月”。本身并沒有實際的意義,也不代表任何吉兇。
從“清明節”作為節氣的本意來說,清明節前后十五天都屬于清明時令。
沈陽墓園小編想說在這段時間內,可以任意選擇一個合適的日子去掃墓祭祖,不會因為閏不閏月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