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在看古裝劇時,在辦理喪事的時候都會看見靈堂中擺這一個寫有逝者名字的牌位,放在香爐前接受來訪人員的供奉,且在出殯時還會由孝子或者孝女捧在胸前。這就是靈位牌。
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為其制作牌位,作為逝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無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長方形,下設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牌位書寫,古代一般多用老宋體(筆畫豎粗橫細)、自上而下豎寫,現代則多采用正楷、隸書、魏碑、等字體,以示莊重、肅穆。古往今來,民間廣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親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師等活動。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關于靈位牌的出現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對母子,孩子對母親非常的不好,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拳腳相加、毫不留情。有一天孩子在羊圈打掃時發現,母羊在給羊羔喂奶時,羊羔都是跪著喝奶的,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對母親種種的忤逆行為,幡然醒悟。便著急忙慌往母親做活的田地里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大聲的喊著母親。母親在田里做活,聽著這突然出現的聲音、看著孩子急匆匆的樣子非常的害怕,擔心又要挨打,便往山上跑去,隨之一失足沿著山坡跌落了山地,頭裝在了樹上,丟掉了性命。孩子找到了母親心中非常的懊悔,看見樹干上沾染了母親的血更是泣不成聲,于是將樹干帶回家,制成了靈位牌,日日供奉。
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城市居民使用牌位祭奠的越來越少,一般都擺放或懸掛逝者的照片、畫像、作為祭奠對象。沈陽墓園小編知道近年來,國內一些殯葬服務單位,為發揚優秀的傳統殯葬文化,不斷改革創新,設計研制了大理石、玉石、塑料等材質的小型牌位,與骨灰盒配套,供人們祭奠使用。此舉既符合民間傳統習俗,又安全省力,受到群眾的普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