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最近很多人問這個不惑之年到底有是多少歲呢?這個問題也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值得研究的,下面跟沈陽墓地小編的腳步一起分析看看吧,還一起看看這個什么不惑之年,致命之年都分別是多少歲吧,一起來學習看看!
不惑之年是指的人到中年,也就是:“四十歲”了。不惑之年的意思也非常簡單,形容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也就是四十多歲了,就會明白事理了,不會再有迷惑了。
不惑,是對于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30歲)是做事能循禮,但并不完全了解。因此,不惑是對于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達到智者的地步。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弊g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于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六十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聽到的一切,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評析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鬃拥牡赖滦摒B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