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老人正常病故,喪事有報喪吊唁、浴尸入殮、做齋超度、出殯送葬、做七謝靈等程序,盛行土葬、建立墳?zāi)埂I贁?shù)實行“二次葬”。
① 報喪吊唁:
當(dāng)老者臨死之際,即從臥室轉(zhuǎn)移至廳堂。斷氣死亡后,其子女兒媳悲慟嚎哭,委托親朋四出報喪。外出報喪男女皆可,反穿上衣,分別前往死者親朋家中泣訴噩耗。親朋驚悉,即前往吊唁。鄰里亦來幫助料理喪事。
② 浴尸入殮:
死者子女去河里汲水,凡男性,順流汲水,意為男居在天,即在上,若死者為女性,則逆流汲水,意為女居于地,即在下。取水回來稍加溫,由孝男或孝女幫助禮生為死者抹身、剃頭、梳發(fā)、穿壽衣。壽衣件數(shù)和質(zhì)量視各人經(jīng)濟條件,但在數(shù)量上必須男單女雙。有的挑選死者生前慣用的生活用品入殮隨葬。隨即舉行入殮儀式,把尸體置入棺木之中。
③ 做齋超度:
為死者設(shè)立靈位,有的用紙扎靈屋、馬和錢幣等為供品,請和尚,亦稱齋公(迷信職業(yè)者)和八音樂隊,念經(jīng)做齋,超度亡魂,引入天國,使死者安息,并寄托親朋的哀思。一般做一晝夜,多則三天三夜。
④ 出殯送葬:
做齋畢,翌晨起棺送葬。墓穴需事先請風(fēng)水先生選擇,由壯漢挖好水平洞穴。出殯時,備三牲大祭,鄰里老少多來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別。送葬隊伍,以放紙錢舉帳幡、和尚、樂隊為前導(dǎo),隨后由孝子孝女及親屬護送棺柩,后續(xù)為親朋鄰里。沈陽墓園小編知道送一段路程后,親朋鄰里另找小道返回,避免邪鬼跟隨。其他人員送棺柩至墓穴安葬。葬畢,喪家宴請親朋,以示謝意。
⑤ 做七謝靈:
按死者靈魂升入天國需經(jīng)七七四十九天的傳說,要做七。去逝后每隔7天,孝子們要在廳堂靈前拜祭、追思。豐順縣潭山鳳坪村畬族有做“田孝”之俗。即當(dāng)上輩長者去逝的“頭七”當(dāng)天,舉家孝子披麻帶孝,身背谷籮,攜帶白布或麻布片和谷粒,到先人耕種過田地、山林去分別插上白布或麻布片,撒上少許谷粒。以示先人所開創(chuàng)耕種的田地、山林的四址、界限,后人已繼承,另則表示思念之情,不忘先人養(yǎng)育之恩。直至第7個7日,祭后焚燒靈屋和靈牌,俗稱謝靈。謝靈后,整個喪事始告結(jié)束,把其歸入宗祠內(nèi)祀奉。
其中,有的因原墓穴不合理想,或當(dāng)時找不到理相墓穴,而臨時安葬者,一般在三年后擇吉日起棺,撿拾先人骨骸裝在陶制的金罌之中,另擇風(fēng)水好地作第二次安葬、修建墓地,俗稱“二次葬”。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建國以后,仍多土葬,治喪儀式漸趨簡化,有的為死者開追悼會,以寄托親屬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