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千百年來,“入土為安”這個詞在喪葬文化中一直保留至今,當家里有老人去世后,家人口中也總會提起“入土為安”這個詞語,為什么要這么說呢?究竟有何含義呢?跟著沈陽墓園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都說人死如燈滅,但感情的羈絆卻從未斷裂,他們只是從一個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只是我們再也看不見了而已。
中國喪葬文化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歲月的更迭,融合了各個領(lǐng)域的流派,包涵佛家、道家、儒家以及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特有習俗,形式多種多樣。
雖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歸根結(jié)底,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最常見的葬式也僅有6種: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懸棺葬。
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入土為安”這一詞的記載是在明朝散曲、戲曲作家馮惟敏的作品中,《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親戚多道:‘從來說入土為安,為何要拘定三年?’其意思是讓亡者安息、生者安心。
這是歷史上真正有據(jù)可查的記載,其實,在民間,這句詞語早在晉朝時期就已經(jīng)在民間流傳下來了。除了“入土為安”外,后面還有兩句。
第二句話是“入陵為貴”,何為“入陵為貴”呢?跟著沈陽墓園小編繼續(xù)往下看!
陵,自然是指陵墓、寢陵。從戰(zhàn)國時期開始,凡是皇帝的墳?zāi)苟加昧昴?/span>所替代,故此,只要一說“陵”,就是指皇帝的墓地。皇帝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的權(quán)威,其墳?zāi)剐藿ǖ靡餐瑢m殿一樣,不僅雄偉,而且也十分巨大,如同山陵一樣,因此,皇帝的墳?zāi)苟挤Q為陵墓。
所以,一個人死后,能夠入住“陵”中,都必然是大富大貴之人。
第三句為“入塔為尊”,有一群人死后,他們的歸宿不是土,也不是陵,而是入塔。他們就是得道高僧。進入塔里后,他們依舊能夠得到人們的尊敬、供奉和祭拜,并將他們的功德和智慧傳承下去。
所以三句話連起來就是:入土為安、入陵為貴、入塔為尊。
沈陽墓園小編想說最后跟我們?nèi)祟愊嚓P(guān)的也只有“入土為安”了,人死之后入土為安,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尊敬。按照傳統(tǒng)喪葬習俗,人去世后,都安葬在地下,這樣才會感到慰藉。如果死者未入土,那親人心里也不舒服。所以擇好日子把亡者的事處里好,亡者善終,送者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