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布農人
布衣人認為病死在家中的為善死,凡被殺死、路斃、淹死、燒死以及墜巖、被野獸毒蛇咬死,都為惡死。惡死者墓地掩埋,無任何儀式。而惡死者家中的東西,對他人來說,一律是禁忌。
善死者斷氣后,家人移尸于地上,扶成坐狀,使其股肱屈于前胸處,用藤條或布帶縛之。在室內掘墓穴,深1.5米,直徑1米,以石板為壁。掘墓穴只用掘棒不用鍬。下葬時男性面向東,女性面向西。死者日常衣服器具全部隨葬,惟有皮革不能隨葬。穴上蓋石板,再填土。
曹人
曹人認為衰老死和戰死都屬于善死,自殺、他殺、路斃、溺死、夭折或被巫術咒死、毒蛇咬死都是惡死。
在善死者彌留之際,就要將其移置屋子中央地上的草席上,并換上盛裝。男穿長袍,以紅布翻向外,穿套褲及套袖,戴羽帽;婦女以黑布裹頭,著上衣及長裙,換好衣服后使其仰臥在草薦上。氣絕后,扶其坐起,屈兩腿作蹲踞狀,以兩手抱膝,縛之。并用三根棒支持身體,使其僵坐不倒。然后就在室內挖墓穴,穴為圓形,直徑1米、深15米,將尸體用布包裹,坐于穴中,面向正門。死者生前的衣飾、煙具,填入穴內,武器不能殉葬。穴上蓋石板,埋上土,用腳踩實與地平,然后在墓上燃火烤干新土。當晚近親就寢于穴地上,以慰死者。
墓地為一人一穴,夫婦不合葬。惡死者大體就地埋葬,戰爭中死去的人,則棄尸不顧,或僅用茅草掩蓋。小孩夭折則埋于野外,并在葬地用茅草在樹上結上標志,以示禁忌。
魯凱人
魯凱人認為病死在家中為善終,死在戶外、自殺、他殺,或被巫術致死為橫死,難產死亡亦為橫死。對善終者要換上盛裝,上下肢屈于胸前作蹲坐狀,用布包扎緊,并在肩部打結,然后從床上移置室內石床上。停放后,向親族、親戚報喪。凡近親接訊,即往吊祭,從表兄弟姊妹以內的親屬關系皆須往吊祭,各方近親穿禮服前往喪者家中,圍尸憑吊,訴述死者生前事跡,呼噓哭泣,表示哀悼,這種哀悼方式要進行一天一夜。死者也埋葬于室內。
排灣人
排灣人也認為病死在家中是善終,摔死于野外為橫死,婦女難產為惡死,一歲以內嬰兒夭折,無善惡之別。對善死者要由近親梳頭更衣,男性頭上戴花圈插羽毛,頭人四根,武士兩根,普通人一根。女性頭巾中塞檳榔子,背負背袋,內放發火器、銀幣及小刀等。然后把尸體移到地上,將上下肢曲折,縛于胸前成蹲坐狀,以布包尸,只留頭部露出。親友聞訊前來吊祭。每人依次觸死者的右肩,致惜別之意,并頌揚死者生前的好處,安慰遺族。尸體由最近親的男性抬至墓地埋葬,由兄弟或兒子將尸體放置墓穴中,下面鋪上席子,讓死者蹲坐其上,面向東方。上蓋石板,覆土后再蓋石板。再由同族長老用豬皮、豬骨對亡靈作告別儀式后,返家。
排灣人的喪服比較講究,男子頭上纏喪布,穿背衣、肩衣。女子蓋喪巾、披肩衣、掛胸巾。男女頭上都是黑布加織繡的喪服,經濟條件差些的佃農就用黑布做喪服。
對于橫死的人,則由近親男性至出事地將尸體運回,在停尸地取一塊石頭帶回去,在女巫主持下,近親男子為其裝殮,即日埋葬,除近親外,其他人避免參加。
卑南人
卑南人也有善死與惡死之分。對于善終者,由家人和近親裝鹼。主喪人以一粒檳榔放在死者右手中,手持琉璃球三粒,從頭至腳撫尸一周。然后將珠塞入一粒檳榔實內,留在家中,象征死者之靈力。之后移尸于中柱下,將上下肢曲屈胸前,用布縛之,背靠中柱,接受親友的告別吊祭。在室內掘墓地,深五六尺,氏族長老將玻璃球拋入穴內,然后把尸體放進墓穴,頭向西,面向上。死者衣服、飾物隨葬,男性還置腰刀一把,女性置鋤一把”。先由長女撒三把土,其他近親各撤一把,然后覆土。死者的配偶則把床移到墓上,與埋尸倒向而睡,是為陪靈。
對于惡死者沒有停尸祭告儀式。如果是婦女難產而死,則須遷居四次,以避之。
雅美人
如果家中有善終者,家人先伐竹竿在住宅周圍筑起籬笆,表示喪忌。親戚們圍在死者周圍,以刀柄觸地板哭泣,喪主立于屋頂咒罵惡靈。裝殮也由近親執行,曲肢裹好后抬放到屋外的坐石上,讓親族作告別祭。然后由喪主背運尸體至墓地,墓地選在海邊樹林里,掘穴埋葬。尸體放入穴內,解開繩索以木板蓋上,然后覆土掩埋。也有崖葬和壘石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