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如何實現“逝有所安”是關系到千家萬戶和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事情,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市人大常委會以加強殯葬管理、維護逝者尊嚴、倡導“生命文化”服務理念為出發點,充分尊重民俗、充分發揮法律的價值導向作用,制定出臺《盤錦市殯葬管理條例》,掃除了我市多年管理和執法中的諸多法律盲點和空白,力求通過一部有效、管用的地方性法規切實解決老百姓的傷心事、操心事、煩心事。

一、厘清管理和執法主體
《條例》首先明確,市、縣(區)民政部門是殯葬事務的主管部門。同時,結合殯葬設施審批和建設、維護公共秩序、生產和銷售殯葬設備等可能涉及到發展改革、公安機關、市場監管以及綜合行政執法等多個部門的實際特點,分別有針對性的在具體條款中明確相應的管理和行政處罰主體,制定一套各部門分工配合、共同做好殯葬管理工作的制度。
二、注重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殯葬市場服務和主體都呈現多元化特點,行業協會在規范市場行為、發揮自治作用、引導公眾思想和疏導情緒心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條例》以法定形式明確規定,殯葬行業組織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有關殯葬管理工作,按照組織章程發揮協調和自律作用。實行部門監管與行業自治“雙管齊下”、同時發力,整治殯葬“亂象”,促進殯葬事業健康發展。三、明確醫療衛生機構和殯葬服務單位從業人員職業操守
《條例》注重從全鏈條發力,實現各環節無縫監管。在明確部門職責和行業協會作用的基礎上,明確醫療衛生機構職責和殯葬從業人員操守:公民在醫療衛生機構死亡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聯系殯儀館,協助遺屬、有關人員安排遺體接運事宜。禁止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銷售殯葬用品和開展有償殯儀服務活動。殯葬服務單位從業人員應當遵守操作規程和職業道德,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收受或者索取財物、購買或者出售死亡信息。

四、增加基本殯葬服務內容
落實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事關民生福祉?!稐l例》在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的四項基本殯葬服務基礎上,增加“生態安葬”的內容,規定我市殯儀館應當提供遺體接運、暫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態安葬等五項基本殯葬服務,并規定基本殯葬服務由同級人民政府依法定價。五、界定“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明確概念
1997年國務院制定的《殯葬管理條例》和1998年制定的《遼寧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都規定,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封建迷信殯葬用品,但是到底什么屬于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很多情況下因“執法無據”而出現“執法真空”的狀態,造成了很多安全隱患甚至社會風氣的惡化。對此,《條例》明確規定,封建迷信殯葬用品是指殯葬活動中使用各種材質制作的冥幣、搖錢樹、銀行卡等“金錢”類,牛、馬、轎車、船、飛機、駕駛證、行駛證、地圖等“交通工具”類,人、房子、電器、家具等“生活”類及其他帶有明顯封建迷信性質的殯葬用品。六、打擊炒買炒賣墓位和高價銷售行為
按照1998年就開始施行的《遼寧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禁止在公墓、農村公益性墓地以外建墓。而城市公墓價格日益增高,農村公益性公墓供不應求,造成了很多違法墳墓的存在。就此,《條例》規定公益性公墓不得擅自變更為經營性且應依法定價銷售,并用了大量篇幅對公益性公墓的建設責任主體、運營規范、管理維護費用的提取等作出明確要求。

七、推進惠民殯葬政府買單
為解決特殊群體的“急難愁盼”,保障我市“逝有所安”全覆蓋,推進基本殯葬服務政府買單?!稐l例》明確規定,市、縣(區)民政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惠民殯葬制度,免除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特困供養人員等困難群體和見義勇為犧牲人員、人體器官捐獻者、查實不了身源的無主(名)遺體的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八、打造陽光透明殯葬新風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溝通是消除誤解的利器?!稐l例》明確規定,殯葬服務單位應當積極推行陽光殯葬,推廣文明喪俗禮儀,制定完善服務規范、操作規程,在服務場所顯著位置將服務項目、流程、收費依據、標準、惠民政策和舉報電話等內容進行公示,不得捆綁、強迫、誤導消費或者變相收費。殯葬服務收費和經營殯葬用品應當明碼標價。
九、倡導綠色低碳祭祀
樹立綠色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尚,對于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土地資源、促進綠色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積極踐行綠色文明祭祀也是盤錦這座文明小城的市民應該具備的思想覺悟和生活習慣。因此,《條例》規定,鼓勵和倡導文明、綠色祭祀,合理設置祭祀區域,推廣網上祭祀、集體共祭、敬獻鮮花、植樹綠化、家庭追思會等文明低碳祭祀方式。

十、制定文明祭祀禁止性新規
為更加鞏固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保障傳統習俗和善良愿望用環保、健康的方式進行和表達,《條例》在倡導綠色祭祀的基礎上,作出禁止炮車鳴放電子禮炮、禁止使用絹花、塑料花等六項禁止性規定,并經反復調研、論證和征求意見,確定相應的行政處罰主體、處罰方式和幅度。
十一、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國務院在1997年制定《殯葬管理條例》時即將公墓作為過渡方式,“節地生態安葬”才是其原始初衷,也是“禮葬”“儉葬”,讓生命以最“綠色”回歸自然的方式?!稐l例》結合我市近年實際工作情況對這一“高大上”的名詞作出了細化,規定節地生態安葬是指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以不占或者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為基本原則,在殯葬服務單位指定區域內安葬骨灰,安葬方式包括骨灰海葬、撒散、深埋、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壁葬、塔葬、格位安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