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電話
024-89603333

沈陽墓園小編知道在中國一些農村地區,迄今還廣為流傳這某些古老的風俗習慣,雖然如今是科學的世界,但這些風俗習慣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流傳。即使在今天更發達的社會,這些習俗仍然存在,這種習俗也引起了網民的極大興趣。也就是說,為什么孝子在起靈之前要把火盆摔碎?對于這個問題,沈陽墓園小編總結了一些原因,希望能解決對這個問題的困惑。
在農村民間風俗習慣有很多,特別是兇事被當成一個家庭中非常盛大的事兒。總的來說,它是由最老一代的、或許“閱歷深、聲譽高”且能組織這種大事兒的“主管”、再或者可以請喪葬禮儀公司負責完成。兇事最獨特的莫過于當鄉鄰抬起棺木,由“專業”的孝子賢孫頂著面盆(因為陶罐頂在頭頂不便捷),行到街口時,并一次性打碎這事。起靈以前,主孝子賢孫摔瓦盆,扛引魂幡,這是鄉村風俗習慣。在死者入土之前,棺木要從家里靈堂中抬出來,放到靈車,開往墓地,這個過程叫做起靈。抬棺木人被稱之為祥奉,起靈之時,一般由兒子摔破瓦罐。目前在北方農村的葬禮中,特別是土葬儀式中,廣泛保存著這個習俗。
這里的瓦罐,其實就是死者喪禮期間靈位下的燒紙盆。往往是和長明燈擺在一起,有的地方是罐或瓦,也有的叫做紙錢盆,紙火盆,香火盆,表明后代香火旺盛,延綿不絕。在名稱上,有的地方還叫摔瓦,摔老盆,摔喪盆,摔尸盆或摔火盆,地域不同,稱呼不同。現在這種瓦盆已經很少有人燒制,大都是以往家里用過一直藏著,由于每一位善終的時分必須用到。那就是有人去世后,將其置于靈堂前,讓前來拜祭的親朋好友,燒祭的紙錢放在其中。且在兇事期間,紙灰不能倒掉。還有紙灰越多,子孫愈旺盛之地域說法。故而這盆子也叫“紙灰盆子”。
沈陽墓園小編告訴你盆子代表著什么?古代勞動人民吃飯不必碗,而是一種陶瓷盆子。以為這盆子是離世的人去天堂那里吃飯的碗,里的燒的紙線灰越多,也就是亡者到另一個國際的“錢”越多。這個紙盆子由管事的人組織,一般由死者的長子來完結,且必須將盆子頂在頭頂,雙手按住,待到起喪行至路口時,由主事的從其頭頂取下盆子,朝地上提前準備的磚頭上用力一摔(父死用左手摔,母亡用右手摔)。摔碎盆子代表什么意思?這個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為死者送的最終一頓飯,越摔得碎越容易帶著,有的說誰摔碎盆子誰就是死者產業繼承人,也有人說亡者去了另一個國際,除非瓦盆重聚,否則到了陰間持續用鍋煮飯,好好“投胎”,更多的說法是碎碎(歲歲)安全。
總之不管是哪里的風俗吧,都是在為逝去的親人緬懷,都希望逝者安息。老盆是聚寶盆,因為人死后在家里七天,用老盆燒紙,紙代表錢,每天三次往里放錢,到出喪那天,手拿欞子幡是讓去死的人跟著走,胸前瓦罐里面裝著饃頭,怕撞上狗就扔點,摔老盆代表讓死者把錢全拿上,好上路。根據有些老人說,摔老盆是幫助過世的人把錢方便帶走,也有的人講,摔老盆是希望過世的先人保佑兒孫后代碎碎歲歲平安,究竟摔老盆是什么意思,因為我懂得不多,我也說不太清楚,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摔老盆是什么意思,可以一起討論。
最后,沈陽墓園小編想說,傳統中國農村有很多講究,很多儀式,非常樸實,都有一定道理和價值,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慎終追遠的智慧。農耕文明的精髓就在于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動。可惜現代懂的人越來越少了,逐步在消逝,成為一個過去的歷史記憶。對于這一習俗,你是怎么看的呢?